Selda Gunsel:殼牌技術領先的三大支柱是創(chuàng)新、應用和伙伴合作。三個支柱對于我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知道創(chuàng)新是開發(fā)不同產品的基礎和核心,只有創(chuàng)新才可以為客戶提供他們需要的產品,也可以占領很多的市場先機。
另外談到伙伴合作的例子,比如我們和很多汽車制造商都有合作,和OEM廠商也有廣泛的合作。通過合作,我們可以獲取更多具體需求的信息。我們打算在中國上海建立一個技術中心,這樣的技術中心是我們和客戶、OEM廠商進行長期合作、共謀發(fā)展的基地。我們知道中國的發(fā)展前景非常好,在這樣的地方建立技術中心可以進一步地增強和中國客戶的合作。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技術中心將是全球技術中心網絡的一個組成部分,會專注于技術創(chuàng)新、技術應用、技術伙伴合作。
黃愛閩:剛才Selda Gunsel博士已經說了很多點,談到上海的技術中心,主要能解決什么樣的問題?其實這個技術中心主要是給客戶提供全面的潤滑解決方案。他們可以解決所有各個領域的,包括產品的生產、技術支持以及和客戶公司的科技部門的聯(lián)絡工作。所以說這是一個有機的綜合體,可以給客戶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
我們也會跟其他國家的科研機構相互聯(lián)系,以期在潤滑油領域里能成功地幫助那些廠商實現(xiàn)他們的需求。
吳瑞真:在接下來的兩年,殼牌全球在上游業(yè)務以及下游業(yè)務會有1000億美元用于固定資產的投資。今天早上的會議中,我們也談到了今后的策略,如何把我們的策略和投資結合起來。首先我要提的是技術,技術是重中之重,技術必須處于領先地位。因此在去年的8月份殼牌就已經在珠海設立了一間技術服務中心。
我想說的第二點是我們一旦與客戶建立聯(lián)系,他們往往就會對殼牌的產品產生興趣,并要求購買。因此我們在生產方面也有很多的投資。關于潤滑油,其主要成分是基礎油。而我們在全球的8家基礎油生產廠,有3家在亞洲:臺灣,日本和新加坡。我們還與一家煉油廠簽署了合作備忘錄,生產2類基礎油,供應中國。另外,我們還是唯一一家擁有自己的3類基礎油貨源的國際油品公司。這種基礎油就是天然氣制油,來自卡塔爾,我們希望將其全部提煉成潤滑油。此外,我們已在今年8月宣布建立第七家潤滑油調配廠供應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qū),并舉行了盛大的奠基儀式。這意味著我們在全球50家左右的調配廠中,有7家在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qū)。
另外一項我需要強調的是人才投資,他們保證了我們業(yè)務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對此,我們加大投入為他們營造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