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ine & Co. 表示,亞太地區(qū)的成品潤滑油消費量幾乎等于全球其他地區(qū)的總和,因此這一市場對于潤滑油添加劑供應商至關重要,但是進入壁壘極高。
在上月于馬耳他舉行的 UEIL 大會上,這家美國咨詢公司的董事 Milind Phadke 強調了即將發(fā)布的全球潤滑油添加劑市場報告中的一些要點。
Phadke 指出,雖然全球成品潤滑油需求,尤其是亞洲的需求顯著增長,但是隨著關鍵需求推動因素的變化,需求也在快速轉變。他表示,添加劑調和油生產商必須“深入了解市場需求以及貼牌制造商的需求”。他們必須對不斷發(fā)展的發(fā)動機技術和現(xiàn)行的排放控制政策了如指掌,并擁有關于所有市售添加劑組分的專業(yè)知識,另外,他們必須能測試配方并投入市場。
“這個市場的進入壁壘很高,因此全世界主要就是四家公司,Lubrizol、Infineum、Afton Chemical 和 Chevron Oronite。”他繼續(xù)說,“隨著中國和亞洲其他地區(qū)的一些供應商出現(xiàn),這種情況正在轉變,但是事實證明,他們想要擠入這個市場還是很難。”
不過他繼續(xù)說,在未來幾年滿足市場的添加劑需求必將獲得豐厚的回報。2014 年,亞太地區(qū)在全球成品潤滑油需求中占據高達 45% 的份額。到 2019 年,亞太市場將實現(xiàn)每年 1.9% 的復合年增長率,這幾乎是全球增長率的兩倍,與非洲和中東的增長率總和相比僅低了 3%。
Phadke 表示,全球添加劑消費量通常緊跟成品潤滑油的步伐。但在全球經濟衰退的余波中,添加劑的年增長率開始反超成品潤滑油了。
在 2014 年,全球 3,940 萬噸成品潤滑油中按體積計算約有 11% 添加劑。到 2019 年,全球潤滑油需求將達到 1.2% 的增長率,而添加劑的增長率將達到 1.6%。
Kline 認為,全球范圍內對較高質量潤滑油的需求導致了這一現(xiàn)象。潤滑油配方設計師所提供的產品需要兼容新推出的一系列排放控制設備以及更高效、燃燒污染更低的燃料,同時還能延長換油周期并在更惡劣的條件下使用。
他表示,全球市場正在發(fā)生轉變,不同地區(qū)的轉變速度有快有慢,但可以肯定的是所有地區(qū)都會轉變,無論是 API 第一類、第二類、第三類還是合成基礎油,這種轉變都將提高成品潤滑油的質量。但配方設計師也希望通過更高的添加劑處理率,并使用與之前不同的添加劑組合來滿足這些更嚴苛的要求。
在小型客車機油市場中,這意味著更多地依賴于摩擦改進劑和抗氧化劑,因為在全球前 15 大市場上,較低粘度產品(如 5W)的份額將從 2009 年的 30% 躍升至 2024 年的 40%。
對于重型機油,抗氧化劑、抗腐蝕劑和粘度指數(shù)改進劑的需求將顯著增長,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成品潤滑油市場約 1.5%。
金屬加工液和一般工業(yè)用油市場需要采用更嚴格的健康、安全和環(huán)保法規(guī)、新的機械技術以及植物性和其他生物基原料。
相關評論